top of page
Noise_in_the_dark_fb-e1575462721750.jpg

影像創作/練習

Video Art Works and Practice

錄像與動畫製作的創作練習。

錄像: Welcome

​行走

Step by Step

作品在統一的節拍聲下,表現不同狀態下邁出不同的步伐,有的跟節奏完全符合、有的恰好對到幾拍、也有完全無關的。

人在不同狀態下有不同的走路姿態與節奏,像是將多種精神狀態的疊合,把思考用拍子呈現,透過畫面跟聲音結合身體與精神的內在聯繫。
思考是穩定持續發生的,但人本身受到情緒、環境、是其他的東西影響,變得跟拍子不穩合的導致混亂。

節拍速度設定為自己平時走路的節奏,類似於把一般走路與思考設定為1,會不自覺的以此為標準去判斷其他的。

剪輯上將每段不同節奏的步伐擷取出來,一個畫面中最多有三段直式的影片,橫幅併置在一起,讓不同節奏相互做對照。
將飽和度和明度做調整,讓畫面不會被繁雜的物體色與光線影響,也強調出深色褲子與高飽和色的鞋子,使視覺集中在格各種步伐上。

錄像: 影片

Feel

作品是將家中各種材質的物件用濕的手拂過,帶走一些東西(或許上面的灰塵)的同時也留下一些隨著手的動作流動或散開的水紋。
透過肢體去感受,同時進行表達,像一齣齣戲劇般,讓手去表達這個空間中的各種事物。
而水像是配角,延長了原本消縱即逝的路徑(延長感受的時間),也更加顯現出物件本身的材質。

剪輯上主要將每一個撫摸中的過程擷取出來,轉場時會看到前面尚未結束的殘影,產生動作不停連貫下去的感覺。
將飽和度和明度做降低與調整,讓畫面不會被繁雜的物體色與光線影響,而是更存粹的體現出手跟不同物體與材質之間的互動。

因為觸摸本身是非常寧靜的內在感受,沒有特別增加額外的配音。

錄像: 影片

聚集

assembler

畫面中的手不停試圖將床單的皺摺減少,整理成平整的狀態,當整理出一片區域的平整後另一邊又將佈滿皺摺,在此消彼長間反覆。
皺摺不斷透過減少而聚集,貌似在減少,實則是另一種累加。

而聚集後又再度減少,直到聚集至新的一處,看似變多,實際上只是一種轉變,不同的皺摺、位置、形狀,就像是1+1等號出的是一個全新的1而不是2。

在組合或聚集這個概念的本身,就代表著一種減少。
事物本就存在,不會單方面的增加,一邊的增加一定也來自於另一邊的減少,因此宏觀上來說,增加、聚集、聚合、集合,探究到其根本,都是在守恆定律下的循環的一個環節吧。

白手套是為了減少手在影片中的重量,
把觀者對於「手」的帶入感減弱。

錄像: 影片

NNNNNNNNNN BA

nnnnnnnnnn BA

拉伸 再拉伸,隨著力的疊加 阻力加劇,拉扯的速度會逐漸減緩 變得困難,而最後一刻所有阻力又將變回一個強力的回彈。

有一個十分有趣的詞—虛代;
意思為有能力去向所有可能性開放,使其可被使用,總結說是一種兼可能的概念,甚至可以將限制也視為一種可能性
這樣看待事物的方式;我十分感興趣,並開始從「減速」這個題材中尋找一體兩面、少即是多的呈現方式。

從物體最基本的作用力著手,從縱向的重力想到了橫向的彈力;彈力不同於重力,是需要外力作用的,而顧名思義它同時具有一個有趣的特性—回彈。
在用力拉扯使其壓力、阻力增加導致緩速的同時,也可以被視為是在為一次更用力的彈出做蓄力。
不是徒勞,不是歸零,不是純粹而單向的;而是轉化成一種新的動力。

聲音是我一口氣內能發出聲音,呼出的最長長度。
我們平常的呼吸,同深呼吸相比短而急促,深呼吸也是一種減速,通常發生於放鬆或希望放鬆的狀態。

深深的吐氣後往往會吸入更大口的氣,呼應著畫面方體的回彈

另外嗯—這個聲音拉長會給人一種疑問的感覺。
畫面中的方體它會拉多長?可能拉多長?何時會反彈回去?
可能隱約會在腦中浮現這樣的問句。
搭配畫面不斷加大的閃動,試圖營造出一點故事的氛圍。

錄像: 影片

​依舊

The Same

​運用現有素材進行的剪接練習。

快速駛過的列車看似往前,實際上一遍遍繞著圈。

一家平凡的書店運作著,一個男人伴隨著音樂登場了,隨音樂的轉折切換著姿態動作。

他是誰? 像是在找什麼? 像是在想什麼?

然而並沒有解答,男人最後消失在店內;一家平凡的書店依舊運作著。

快速駛過的列車看似往前,實際上一遍遍繞著圈。

錄像: 影片

Dream

被失眠困擾著,而去嘗試各種解決方法,最後的最後又是否解決了呢。
焦躁、憤怒、恐懼使我們懷疑,意識到不合理而醒來。
但當感覺安心時,又怎麼去意識自己仍在虛幻中,又或者 還想醒過來嗎?

錄像: 影片
錄像: Portfolio
  • Facebook
  • 黑色的Instagram圖標
  • Twitter

©2021 by EdenFox.

bottom of page